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59章 死里逃生 (第2/2页)
家瓮中捉鳖,还是逃到外国去比较保险。” 商鞅没吱声,心中未免后悔。 当初为秦国可说是不遗余力,以至把自己今天的退路全都堵死,赵良说得对: 真是作茧自缚啊! 要去政治避难,目前只离魏国最近,一行人便昼伏夜行赶奔大梁。 且喜在秦国境内还没遇到什么麻烦,不料进入相对宽松的魏国,半路上就被查明身份。 而且等待接见的,是龙贾大将军。 一打照面便是一声怒吼: “卫鞅,你要往哪里走?” 商鞅尴尬地笑笑: “与故旧们相别太久,挺想念的,就回家来看看。” “呸!” 龙贾恨不得把口水全都啐到他脸上: “你本卫国弃儿,靠魏国的抚养才长大成人。 不料狼子野心竟叛逃入秦,诡诈成性,又骗夺我西河,强割我河东。 如此背恩忘义,猪狗不如的东西。 既被秦逐,还有脸再见我魏人?” 龙贾破口大骂,尽揭商鞅有负于魏的丑底。 当秦国的官儿可以用各为其主来解释,要到魏国来避难,商鞅便理屈辞穷了,只能听着。 公子卬被俘后,只有两条路: 一是投降,一是被割去双耳任人献俘于秦阙,受尽凌辱。 在商鞅的苦劝下,权衡利害,他选择了投降。 尽管商鞅给他的待遇还不错,但终因自己受骗误国,愧疚忧郁以致吐血而死。 死前留下遗嘱: 以白木为棺殓,上书“罪人卬”,送回魏国以向魏人请罪。 魏国哀其愚直,怜而谅之,素衣迎其柩,对商鞅则恨之入骨,睡前都祷告: 天哪!快降祸于鞅吧! 商鞅也知道自己对魏的行为已伤透了魏国人的心。 就算魏王肯收留,魏国的百姓也会把自己撕成碎片,生吞活剥! 不由又是一声长叹: “天不绝人人自绝,是我自己把条条大路都封死了!” 还是自酿的苦酒自己喝吧! 魏国不留,到哪儿去呢? 韩受的凌辱不次于魏,而且力弱,也庇护不了自己,最有希望的是楚国。 但随行的勇士们听了龙贾的控诉唾骂,商鞅又都默认,便认为他是个品质恶劣的小人。 不值得为他卖命,一哄而散。 身边只剩下赵良。 正凄楚间,龙贾又令军队把他俩包围: “奉秦王令,送你回秦!” 原来新秦王已通知各国,商鞅所至之处,立即遣返,否则就是与秦为敌! 魏国既不愿与秦结仇,更何况他本就是魏国的仇敌? 赵良无奈,只得悄悄告诉商鞅: “且随他去,伺机再逃。” 不料龙贾很机警,虽没捆绑,监视得却很严密,根本不允许他们自由活动。 数日之间便来到边界,龙贾冷冷地说: “我们不杀你,走进去面对秦人吧!” 司马错已率五千铁骑等待多时,一挥手便把商鞅二人团团围住。 商鞅终究是商鞅。 站在司马错的马前,既不惊慌,也不摇尾乞怜,仍然保持着“一人之下”的左庶长的气度: “司马将军,本爵令你保卫宫廷,为何擅离职守?” 需要翻译一下,意思是: 司马错,我让你封锁宫门发动政变,为什么却跟他们合伙来捉拿我? 但旁边有赵良,到这时他也不愿明说。 司马错更不想在人前公开他俩之间的秘密,而且也难以向他解释背叛的原因,便打起官腔: “嗣君已宣布您是叛臣,做为军人,我只能服从最高指示。” 商鞅冷冷一笑: “司马错,你真相信我是叛臣?” 因为司马错曾向他宣誓效忠。 司马错回答也很巧妙: “遵照您的教导,我们必须相信君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