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一样的导演[娱乐圈]_第20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209节 (第3/3页)

看待《生于淤泥》,会不会喜欢他的叙事风格。
  秦砚也是第一次拍摄风格如此特殊的作品,从本质上这是一部主题深沉的文艺电影。但在叙事和情节方面,秦砚又运用一些商业电影惯用的表达手法。
  但是真正开始播放了后,秦砚却发现自己同样也完全沉浸在电影之中。
  哪怕每一帧、每一个藐都是他和剪辑师商量后得到的结果,最后的成片他也看过无数次,但此时此刻他依然沉醉于自己的作品之中。
  稍微和以往有一点不同的是,这一次秦砚不再是去反思自己作品的优缺点,自己作为导演哪里做得不好,比如电影角色的形象塑造、故事情节的把控、整体情绪的渲染。
  秦砚完全沉入“刘大力”个角色之中,以一份纯粹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待电影。
  看着电影之中那个消瘦、无法改变世界的刘大力,秦砚又看了看,旁边已经恢复了年轻体态,此时全神贯注盯着大屏幕的谢北杨,秦砚莫名有些庆幸。
  感谢自己能够遇到谢北杨感谢,同时也感谢自己和谢北杨不用像电影中主角那样被生活所吞噬。
  秦砚原本以为自己会一直维持着这种全神贯注的状态,一直持续到最后,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还是被影响了。
  从电影中间开始,放映厅内便不断有观众啜泣的声音传出,断断续续、低声哀怨,在放映厅内格外的明显。
  会来到康城电影节参加电影首映的观众,除了专业人士、媒体人员外,都是自身电影爱好者,可以说是观影素质最出类拔萃的一批人。
  他们深知电影观看尽可能不要出声打扰他人,毕竟自己同样不想被打打扰。
  但情绪就是没有办法控制住的,尤其是悲哀、痛苦这些情绪,你总不可能在别人都已经泪眼婆娑的时候,还捂住别人的嘴巴,不允许对方哭吧。
  从第一个擤鼻涕的观众开始,各种痛苦、哭泣的声音还越来越频繁、越来越明显。
  哭得越大声,看得月认真。
  谁让谢北杨和奚芊芊等演员的表演实在太精彩了,他们把现场的观众全部带入了《生于淤泥》去感受着那一个时代的沉浮,去感受着社会现实中的残忍。
  直到电影130分钟放映完的时候,整个放映厅内瞬间爆发出热烈滔天的掌声。
  一直持续到放映厅内的灯光亮起,持续到秦砚带着创作团队来到银屏之前,所有人对着观众们鞠躬表示感谢,鼓掌声也没有停下来。
  每一个创作者内心满满都是激动与感慨,《生于淤泥》是所有人心血的结晶,这些欢呼声,他们理所应得!
  虽然这只是2000人的首映,但其中专业电影人的比例可不少。不少人在看完《生于淤泥》后,便立刻提笔洋洋洒洒撰写影评。
  第二天,各种关于《生于淤泥》的影评、新闻便出现在全球各国的媒体之上。
  再加上参加了首映的影迷们,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宣传《生于淤泥》,表达自己的喜爱。
  “这无疑是秦砚导演转型最大的一部作品,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!”
  “虽然我不是喜欢深沉的电影,但《生于淤泥》的确是一部好电影!”
  “《生于淤泥》实在太过分了,让我从头哭到尾!”
  “奚芊芊不亏是获得影后提名的女演员,演技一如既往的稳定。”
  “我更看好谢北杨,这一次的发挥的确让我刮目相看!”
  虽然很多人都已经意识到《生于淤泥》肯定是一部情绪十分沉重的电影,但是这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人搜集着各种消息,并且下定决心上映后立刻去电影院。
  除了首映场外,接下两个周所有的展厅会轮流播放参赛电影,这些场次都需要观众自行排队,《生于淤泥》毫无意外成为了最受欢迎的电影。
  只要轮到《生于淤泥》进行放映,外面就一定挤满了人,十多天的放映,《生于淤泥》的入座率就没有低于70%。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