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547节 (第2/3页)
,各房早就该回去休息了。 大房回到院子,李氏嘟囔着,“老二都成正七品官了,老二真不得了,这才当官多久就升官了。” 周老大心里还是有些羡慕的,可是没有二弟的本事,“这一趟出使二弟担了风险的,爹说过风光和付出是成正比的,二弟能升官,其中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危险。” 李氏并不嫉妒,她儿子多,日后靠儿子就好,只是有些感慨,“老二升官,二房的底气也足了,我挺为赵氏高兴的,以前的赵氏我看着都觉得累。” 周老大乐了,“没想到,你看的还挺清楚。” 李氏翻白眼,“我知道的多着呢,不说了,睡觉,睡觉。” 二房,玉霜带着妹妹回了闺房,玉蝶换了衣服坐在姐姐的床上,歪着头,“姐,你今日特别的高兴。” 玉霜放下手里的梳子,“因为爹回来了。” 玉蝶摇着头,“不,刚才在奶奶的屋子,姐姐比知道爹回来的时候更高兴。” 玉霜头发也不梳了,坐上床,“因为爹爹升官了,所以姐姐更高兴。” “升官有什么高兴?” 玉霜抱着小妹,“你还小还不懂,爹升官对我们一房太重要了。” 爹当官后,改变了他们一家,她这个长女也卸了所有的担子。 玉蝶还是不懂,反正姐姐和哥哥高兴她就高兴。 次日,昌义休息,吃了饭就留在主院和娘聊天,“这次儿子身份变了,看的东西也变了,以前只顾着自己,这一次学到了很多,娘,儿子很高兴,谢谢爹娘为儿子谋划。” 竹兰心里感触很多,以前的昌义从未如此意气风发过,“娘也为你高兴,娘希望你不要失了本心,儿啊,君子有所谋有所不谋,娘希望你日后能堂堂正正的去谋算,小伎俩走不远。” 昌义记在心里,他和娘交流多了,娘的很多话他都记得,“娘,儿子都记下了。” 竹兰提了反常的天气,“你不在国内,不了解国内的情况,天气反常,你可有什么想法?” 昌义下船后就听了很多的消息,昨日媳妇也说了家中的情况,昌义想了不少,“儿子也有些想法,只是还不成熟,等儿子好好想一想。” 竹兰也没继续问,反而换了话,“你回京了多陪陪你媳妇。” 昌义忍不住脸红了下,想到一早上被小闺女堵门口了,有点丢人。 第1090章 想法 户部,周书仁和邱延一起喝茶,邱延满是羡慕的小眼神,周书仁还是有些得意的,儿子争气,昨日没多聊,今日才知道,这小子能耐。 邱延一肚子里的酸,“我是真羡慕你。” 周书仁点头,“理解,理解。” 邱延的几个儿子,只有老大棍棒下面出息些,其他的真不行。 邱延噎了下,心里的酸味更浓烈了,太扎心了,“哎,同样是教导儿子。” 周书仁给了个眼神,意思你自己的问题,他刚来的时候,自家的孩子也不行,还不是一点一点的教出来了。 邱延,“……” 他算是看出来了,周书仁心里得意着呢,如果是他儿子,他也得意! 周书仁幽幽的道:“这小子升官可没靠我,我都想好了,结果没用上,哎!” 邱延,“……” 他想揍周书仁了,显摆啊! 书院,京城就是这么神奇的地方,出使使团回国,带回来银子又立了功,昨晚的封赏一晚上就都知道了。 明瑞木着脸,嘴角有些僵硬,笑的,送走最后一个打听的同窗,揉了揉脸,“我爹没当官的时候,同是周家的孙子,这些人跟没看见我一样,现在还真有些不适应。” 以前在书院,吃香的是大哥和二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