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474节 (第2/3页)
晗重视说得通,而且这一次容川和昌廉遇刺,皇后带着雪晗显示对容川的重视,也顺便表示对周家的看重。 竹兰心里舒服了,皇上忽略了周家,可皇后没有,她有些懂皇后今日的目的了。 皇后在前面走,官眷陆续的跟在身后,竹兰和陶氏一起走,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,周围都是人。 京城,周书仁是不想进宫的,昨日就不该想,现在好了,被召进宫了。 第958章 补偿 政殿内,只有皇上一人,太子并不在,柳公公退出去,周书仁见礼后,扫了一眼桌子上有些凌乱的折子,心里沉了沉,皇上的心情并不美丽! 皇上示意周书仁坐,“你这几日连续见了齐王和楚王?” 周书仁一听,皇上果然是疑心最重的人,齐王的阳谋目的还真多,齐王多来几次,他可能就失信皇上了,大方的承认道:“是,齐王告诉臣,并不是他派人行刺,还暗示臣齐王知道是谁做的,齐王邀请臣去喝茶,臣拒绝了。” 皇上愣了下,没想到周书仁会大方的说出来,“齐王是朕的儿子。” 你就不怕朕偏心儿子,更相信儿子? 周书仁领会皇上的潜意思,“臣是皇上的臣子,皇上问臣一定知无不言,臣绝对不会对皇上有所隐瞒。” 皇上注视着周书仁的眼睛,这只老狐狸的眼里还真看到了真诚,他心里是有些忌惮这只老狐狸的,尤其是老狐狸护短报复心很强,这两日他一直让人盯着周府,周府的反应,他都知道,周书仁一点反应都没有,又接连见了老二和老三,他不能不多想。 这才有了今日的问话,皇上收回目光,“那老三又和你说了什么?” 周书仁心里翻白眼,“楚王问了臣的儿子,又告诉臣要擦亮眼睛,楚王以为齐王和臣说了什么。” 这回换周书仁注视着皇上,听到皇上轻哼一声,周书仁有数了,并不是楚王,皇上这声轻哼因为楚王不是贼却有过激的反应,所以是梁王,也对,梁王这一年来势头很猛,加上奉承的多,有些过于飘了,翅膀子能扑腾了,可不就胆子最大的。 周书仁摸着腰间的玉佩,梁王的胆子一直很大,张景宏还是假五皇子的时候,梁王就是皇上最小的儿子,心里撇撇嘴,在皇家嫡子庶子都有机会继承皇位。 皇上知道老三说的话,老二说了什么不知道,当时他们身边没人,周书仁是老狐狸,加上两个儿子的话,这只老狐狸心里一定有数了,就像宁绪一样,宁绪为什么不闹,因为也猜到是谁做的。 皇上拨动着手串,“朕听容川说,你三儿子想外派出京?” 周书仁点头,“是,臣是一步步走上来的,所以希望昌廉也能脚踏实地的走,虽然臣更幸运一些,可昌廉也不差,他有我这个当爹的能挡挡雨。” 周书仁说的直白,哪怕他不说也是事实,当爹的不就是为了给儿子撑腰的吗? 皇上手顿了下,总觉得周书仁的话在点他,“这两年沿海的各州发展的很快。” 周书仁心里一动,的确发展的很快,发展的好越能出政绩,“的确,从各州税收上就能看出来。” 皇上嗯了一声,“朕觉得沿海是不错的地方,你觉得呢?” 周书仁笑着,“臣也觉得挺好。” 这是补偿啊,有补偿总比没有补偿好,他还要谢谢齐王和楚王,如果不是二位折腾,皇上可不会召见他,尤其是忽略昌廉后。 皇上笑了,“你果然活的很明白。” 周书仁心里一动,“臣是一家子的顶梁柱,臣背着一大家子,臣自然要活的明白。” 他一定会比皇上长寿,他等着太子登基。 寺庙,皇后已经先一步祈福,寺庙的台阶有些多,几位王妃很狼狈,累的不行又不敢掉队,祈福的时候还要跪着,几位王妃有些打晃。 雪晗如坐针毡,她的位置在几位王妃前面,虽然落后太子妃和几位王妃一些,可位置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