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471节 (第2/3页)
林问,“昌廉的事,书仁可说了什么?” 竹兰摇头,“京城势力盘根错节十分复杂,周家才刚进京对各方势力了解只是明面上,书仁目前没有头绪,需要等消息。” 一股子无力的感觉在心尖,周家看着多厉害,可真的有事,短板太明显,竹兰又安慰自己,关系网需要多年积累的,周家进京一年能有现在的势力,已经很了不起。 杨竹木没留太长的胡子,揪了揪胡子,“很多官员都有自己的门生,书仁可有得意的门生?” 竹兰瞧着大哥,大哥在礼州也为了杨家努力啊,了解的够多的,“书仁的意思宁缺毋滥,他有自己的想法,而且周氏一族的后生已经成长起来,相对一些外姓,同族的后生更稳妥,周家需要时间,周氏一族也需要,相辅相成一起前行,对我们家未来才是最好的。” 杨竹木才想起周氏一族在老家也算是大族,一直都有自己的族学,以前是没有人领头,现在书仁走了出来,书仁是周氏一族的第一人,在周氏一族有绝对的影响,“的确都需要时间。” 竹兰继续道:“现在是打基石的时候,我们不能急,也急不了。” 杨竹木听了这些话心里踏实了,“你们的打算是对的。” 杨竹林瞧着妹子,现在的妹子陌生,很陌生,感觉好像面对妹夫一样,又仔细看了看,妹子还是妹子,现在的妹子已经当了多年的官太太,早就不能用他记忆中的印象去衡量。 皇宫已经下了早朝,皇上走了一会,朝堂上都没人动,今日早朝都知道皇上会震怒,朝堂上的官员心里清楚,皇上并不是侯府世子震怒,所有的愤怒是皇权受到挑战,所以皇上才怒火冲天。 皇上在位多年,很少将情绪完全的表现出来,这还是第一次,满朝大臣心惊,这是要下血雨啊,很多大臣都回忆起刚建朝的时候,脸色不大好,因为他们知道,皇上是要借机对朝堂进行清理收拢更多的权力凝实皇权。 周书仁抬着头,目光扫过朝堂上的大臣们,最后在兵部尚书李钊的身上停顿下,这回李钊的生辰不好办了。 齐王先动的,随后是楚王,大臣们这才跟着离开,每个人都行色匆匆,周书仁见宁侯爷等他,走了过去,“侯爷。” 宁绪今日上朝因为容川,点头对周书仁示意,边走边道:“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抓背后的真凶。” 周书仁皱着眉头,“侯爷为何与我说这些?” 宁绪抬起头看着天空,心里划过淡淡的伤感,皇上今日的话,掺杂了太多的东西,“我只是觉得周大人是聪明人,你我的儿子才是受害人,最后成了陪衬。” 已经开局,容川和昌廉都不重要啊! 周书仁低着头,皇权之下谁又不是陪衬,只是看自身的分量,“会有交代。” 宁绪嗤笑一声,“这天下都是皇上的,而京城都在皇上掌控中。” 他当初就处在暗处,在京城,皇上想知道什么,只是需要时间的长短而已,昨晚皇上已经知道谁动的手,今日的震怒,呵。 宁绪说完利索的走了,他知道周书仁是聪明人,他已经点过,要不是周书仁护短,他也不会说这些,周书仁的闺女是要嫁给容川的,这亲事没几个月了。 周书仁脚步顿住,看着宁绪的背影,他不清楚吗,清楚,他虽然不如宁绪知道的多,他知道的也不少,真当他白当皇上的陪聊,陪着皇上聊天,最大的收获不是信任,而是对皇上的了解。 皇上知道是谁动的手,而这个动手的人,皇上所表现的手心手背都是肉,所以才出奇的愤怒,因为火发不出来,现在的结果利用这次机会清理,顺便迁怒很多人,呵,皇权啊! 周书仁走的不快不慢,自从宁绪一起走后,附近就没了人,风吹动着官服,今日的风不小,周书仁抬头看天,黑云压了过来要下雨了。 没等走出皇宫,雨水已经落下,前面的官员已经跑了起来,周书仁抽搐着嘴角,他倒是想雨中漫步,可不是在暴雨中,腿脚也利索的跑了起来,上了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