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469节 (第3/3页)
啊,一点都不怕人,的确如妹子信上写的胆子大。 竹兰不知道大哥心里想的,知道会说,别看我家的小不点不大,那是见过皇上的人,还见过两次,说过话的。 竹兰示意几个儿媳妇回去,只留下老大和昌智陪着,她本来想让大哥二哥休息,结果两个哥哥身子骨好,真不累,竹兰就询问着礼州的事。 竹兰注意到赵氏离开时候的目光,问着道:“钱可期在礼州可还好?” 杨竹木记着昌义离开的嘱咐,“杨家一直照顾着,这孩子别看人不大,人情往来做的不错,昌义离开打点过,这小子也是个大方的,又有妹夫在礼州的关系,钱可期过的还不错,在书院的成绩也很好。” 杨竹林接话,“这次来,他还拖我们带了礼物过来,说是提前送的中秋礼。” 竹兰听了这话,夸赞的道:“这孩子不错。” 杨竹木回着话,“那是你们家以前安排的好,这孩子一直在书院才没被影响。” 当初钱可期的娘,他可看不上。 竹兰岔开话,询问着,“大嫂,二嫂都好?” 第949章 安排 杨竹木提到媳妇脸上的笑容更多了,“你大嫂好着呢,她在家里闲不住,每日都拉我去果园子转转,她的身子骨比我都好,还催着武春再多生几个,嫌弃我们大房的孙子太少,比不了你二哥家人多热闹。” 竹兰听着心里难受下,大哥和二哥都是三个儿子一个闺女,武冬死了,大哥只剩下两个儿子,自然比不过二哥家,“孩子太多了烦心事也多,长大了娶妻,嫁女,太多事了。” 杨竹木一直看着妹妹说话,妹妹刚才垂眉,他都看在眼里,小儿子是他心里过不去的坎,可不能让妹子也跟着难受,笑着换了话:“这些年,你们家的家底攒的快,每年收到你送的年礼,我和二哥就念叨,这要花多少银子。” 杨竹林接着话道:“二哥可要说说你,银子要攒着才行,妹夫的官职高,你孙子孙女的聘礼嫁妆不会少,我们都是自家人,日后别送那么贵的年礼。” 这几年年礼,多了鱼虾也就算了,妹子吃这个不花多少银钱,因为有渔场,可最近这两年,大部分都是人参名贵的补药,他们兄弟高兴妹子对他们的关心,又为妹子操心。 竹兰笑着,“哎呦,你们可真操心,我一直当家我心里有数,名贵的补药,我们收的太多,大哥二哥你们放心好了。” 这是真话,这两年逢年过节补药就没断了收,而且她也只在年礼的时候给大哥二哥送一些,她知道大哥二哥不舍得花这个银钱,她是希望大哥二哥长寿的,至少比她要长寿。 户部,周书仁不知道大舅哥他们到了,反而看着邀请的帖子,这都送到户部了。 除了李钊,真没人明目张胆的送帖子到户部,李钊特别的坦荡。 周书仁抖了抖邀请帖,李钊生辰礼的邀请帖,兵部尚书,这生辰日不好过,他不想去,尤其是李钊点他啊! 他怎么就和李钊关系不错了?什么叫他第一次参加李钊生辰不能被比下去,他怎么就是炙手可热,好吧,他目前的确很火。 周书仁一直都是坑人的,从礼州一路到京城,只有他坑人,李钊这是明着要礼物,还必须要贵的! 邱延心里是羡慕的,他就没接到过兵部尚书家的帖子,他没入过李大人的眼。 周书仁感觉邱延羡慕的眼神,“……” 如果李大人不是送到户部,他一定想办法当没收到,割肉的感觉真不好,他只喜欢割别人的肉,李钊专门坑他! 下衙门的时候,周书仁板着脸离开,回到家,脸色都没好过,丁管家本来想提两位舅爷来了,愣是没敢提。 周书仁沉着脸回了院子,看到大舅哥和二舅哥脸立马变了,笑着道:“大哥,二哥到了怎么不提前送信,我好请假在家接你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