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407节 (第1/3页)
皇上看着张景宏要亲自写,瞧着抬手都哆嗦的样子,“你说,太子写。” 太子听了这话,拿过纸笔,示意张景宏可以开始了。 张景宏飞快的说着名字,等一口气说完,就没了力气,“臣,就查到了这么多,最前面的五人,臣将名字给了四皇子。” 皇上看着名单,语气愉悦,“记你一功。” 张景宏听了这话,眼前一黑,彻底昏了过去,记功意味着不是皇子,也会好好的活着,现在显示了自己也是有本事的,皇上还会用他,能活着真好。 户部,周书仁拿着账册去找萧大人,“大人,这些是您要的。” 萧清嗯了一声,周书仁竟然没走,这真是奇怪了,他就没放弃过让周书仁分担他的活,每次送东西,周书仁都会立刻离开,“怎么,你想通了,终于愿意帮本官分担?” 周书仁心里呵呵,他才不愿意,“大人,我找你有事。” 萧清表情严肃了,周书仁每次找他有事都是大事,“你说,你发现了什么?” 周书仁,“……” 萧大人的反应是不是过于严肃了?害得他都以为自己又干了什么坑自己的事! 第838章 代沟 周书仁道:“大人,下官没发现什么,下官只是听说大人压着工部申请银子的折子,所以想问问。” 萧清呼出口气,最近京城一直很紧张,他也绷着一根弦,不是大事就好,“最近一阵子,工部申请银子太频繁,说是改进技术,呵,前面有太子打招呼,我已经批了两次,可什么浪花都没砸出来,户部的银子可都是要用在刀刃上的,工部这么浪费银子可不行。” 周书仁有些抑郁的想吐血,改进任何技术都要不断的去实验,每次实验都是银钱,想要进步就要砸银子,本来他在太子耳边吹了不少风,太子对工部上心不少,可他忽略了萧大人。 周书仁这个时候才深刻的认识到,他和萧大人差点不仅是思想,还有时代见的距离,几百年的代沟不是他轻易能改变的。 萧大人自从是户部尚书开始,户部就没富裕过,这银子在萧大人心里很重要,加上固有思想对工部的偏见,萧大人能批两次银子已经是看在太子的面子上。 萧清的态度很坚决,他知道周书仁对工部态度不错,可全国用银子的地方太多了,他是真怕了没银子的日子,“书仁啊,我知道你看重工部,可这银子本官是不会批的。” 反正,他在任的时候是不会批的,至于日后,那是周书仁的事。 周书仁听了这话,他是没想费口舌去说服萧大人,因为没用,不同的部门,想的不同,“那大人您忙。” 萧清点头,“嗯。” 晚上,周府,周书仁回家就看到了媳妇手里的玻璃杯,愣住了,“这东西哪里来的?” 竹兰看着通透度不高的玻璃杯,一直在愣神来着,回神道:“我不是让徐府帮着买木料,徐家从海上回来送木料过来的时候,送了这两只杯子。” 周书仁都不愿意拿起来看,实在是粗糙,倒是挺有艺术感的,“这东西在国外也不便宜。” 竹兰放下杯子,“比京城店铺卖的要便宜不少。” 周书仁一想到今日萧大人的态度,叹气道:“什么时候,咱们国内也能自己造就好了。” 竹兰和周书仁真不稀罕这两个杯子,你指望现代人去稀罕两个玻璃杯,别做梦了,示意宋婆子收起来。 竹兰又道:“张景宏回来了。” 周书仁惊讶了,“你怎么知道消息的?” 他怎么没听说? 竹兰轻笑着,“你也别小看我啊,别看我在后院,可消息灵通的很,自从来京城后,我就收了安逸的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