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93节 (第3/3页)
思。” 孙大人不想懂,“臣,臣明白。” 周书仁默默的想,这一刻的太子真是像足了皇上,不过,他不同情孙大人,这位大人没出彩的政绩,倒是有一手装睡的本事。 出了刑部的门,周书仁就看到大门口的马车,这马车的规格,得了,不用猜了,二皇子已经下了马车。 太子笑了:“孤这才到刑部,二弟就回京了,这扩建的差事,孤要是没记错,还没完成。” 张景阳,“太子别误会,弟弟回京向父皇复命的,父皇召弟弟回来的,呀,也是,太子许久不进宫,自然不知道消息,现在弟弟告诉太子也不晚。” 周书仁默默的退后一步,“见过二皇子。” 随后道:“时辰不早了,臣先告退。” 张景时注视着周书仁,“周大人别急着走,本殿下许久未见周大人,还挺惦记的,一起吃个饭。” 周书仁打着喷嚏,又咳嗽两声,“臣谢过二殿下惦记,只是臣昨日受了凉,咳咳,只能辜负殿下的好意了。” 为自己的机灵点赞! 第815章 大局观 太子接了话,“这些日子辛苦周大人,大人早些回吧。” 张景时不想放周书仁走,原因很简单,他想探探周书仁是否真的站在太子身后,周书仁这人,在他心里一直没忽略过,自从对周书仁下手失败后,他从未放松过对周书仁的关注。 他越是关注,对周书仁的评价越高,他越不想周书仁站队。 尤其是这次回宫,父皇对他办的差事很满意,可也提了周书仁,平港扩建的选址,周书仁没进京前就提过,父皇连续提了周书仁三次,这说明什么,说明皇上将这位臣子记在心里。 周书仁可不会傻的等二皇子开口,现在太子最大,又装模作样咳嗽两声,飞快的上了马车,“回府。” 太子想笑,今日他要不是提了请太医,周书仁一定划水请假,转过头,“这周大人走了,二弟的饭是请不成了,哥哥也先走一步。” 张景时不想看太子的脸,今日政殿没有太子,他觉得舒服极了,“不送。” 太子走到马车前顿住,“对,孤要进宫与母后用餐。” 张景时目送着马车离开,他忘了,还有皇后在,太子也是能时常进宫的。 虽然近来父皇看母妃的次数不少,可也没落了皇后的面子。 周家,竹兰询问着,“今日怎么回来的这么晚?” 周书仁洗好脸道:“日后没有清闲的时候了,二皇子回京了,我是真想请假去庄子休息几日。” 竹兰拿衣服的手顿了下,“你这么一提,我也想去庄子住几日,泡泡温泉,吃吃烧烤,这才是日子。” 周书仁换好衣服,竹兰看到周书仁带回来的纸,“你这上面写的什么?” 周书仁小声的道:“我发现问题比较大的官员,这几个官员,明日去刑部,我还要好好的查查,查清楚了,说不准,我真能请一些假出来。” 他不觉得皇上希望他掺和进去,那么,皇上是希望他能发现什么,如果是这样,他查清楚,就可以借机请假修养,正好也试探下皇上的想法。 周书仁叹气,他不在京城的时候,他是旁观者,能猜得一些皇上心思,可身处京城,从旁观者变为棋子,身处棋盘,周书仁难免会被带偏,影响思考。 他也需要休假静静心,仔细想想。 竹兰担忧,“你也小心一些,伴君如伴虎,别看对咱们不错,可到底是君。” 她从不会认为有对容川的恩情就有免死金牌,宁府认回容川,她和书仁开始的确以为是保护,可从宁府态度,加上容川的姓氏一改,她和书仁想的就多了,皇上是君后是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