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_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63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63节 (第2/2页)

时传来将士们的吼声,嗯,听着挺激动的,更多的感觉没了,语音和视频的区别太大了,完美没震撼的感觉。
  反而站的太久了,最想的是休息,这都站了一个半时辰了,整整三个小时,他的腿真有些受不了了,抬头看了眼尚书大人,又看了眼邱大人,嗯,这两位站的依旧很稳,这都是上朝练的。
  又等了一会,皇上回宫了,他们这些官员也终于能够坐上马车,周书仁先扶着萧大人上马车,随后是邱大人,因为品级差一些,最后才是他自己。
  上了马车,周书仁坐在车窗边,马车靠在两侧不走,要让路给能进城的将军们。
  这回周书仁能看到了,果然还是视频好,战马就是战马,他都想要一匹。
  姚哲余注视着两侧,愣住了,觉得自己看错了,再看一眼,默了,虽然快一年没见到周大人了,他还不至于不忘了周大人长什么样子,竟然真的是周大人。
  姚哲余脑子有些晕乎,周书仁进京了?竟然进京了!
  这个速度是不是太快了点?猛的回头再看过去,已经看不到了,虽然看不到,可他马车的位置是有讲究的,这么靠前都是朝堂上重要的官员,至少三品。
  姚哲余的脑子里全是三品二字,好半天才回神。
  周书仁也看到了姚哲余,摸着胡子想,他有这么吓人吗?姚哲余刚才的表情跟见了鬼似的!
  等了一会,马车终于动了,回到户部休息一会,继续办差了,今个要从户部拉走抚恤银子,对,还有赏赐的银两。
  皇上赏赐武将的旨意,户部早就知道了,每个将士奖励多少银子,周书仁也是知道的,所以说,户部的消息算是灵通的了。
  工部右侍郎来领批好的银子,周书仁负责的,“银子已经准备好了,这里需要签字盖章。”
  工部右侍郎方大人玩笑的道:“今日尚书大人让我来领银子,我确认好几遍才信。”
  周书仁听的心酸,“你核对下数目。”
  方大人是真激动,第一次这么痛快的领到银子,而且数额也没折半,太意外了,忍不住看向周大人,他和户部打交道多年了,最近户部往外掏的都是大笔银子,虽然也收了一大笔,户部也不是谁的银子都给的。
  所以根源在周大人这里。
  周书仁,“我脸上有什么吗?”
  方大人笑着,“没,我就是发现周大人到户部太对了。”
  周书仁,“……”
  很快,数额就轻点好了,方大人第一次潇洒的签了大名,“周大人,有机会请大人喝茶。”
  户部有个人能说两句话,太重要了,一定要结交好了周大人。
  周书仁笑着,“好。”
  “那我就不打扰你了。”
  “方大人,我送你。”
  “别,留步。”
  说着,方大人就先走了。
  周书仁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,得了,还是回去忙吧!
  晚上,周府,昌忠坐在椅子上,“娘,我们不等爹一起吃饭吗?”
  竹兰道:“你爹不回来吃了。”
  昌忠不开心了,“爹又不回家住了。”
  昌廉笑着,“爹不是不回来住,爹进宫参加庆功宴了,要很晚才能回来,所以不用等爹吃饭。”
  昌忠听懂了,“娘,你怎么不说清楚?”
  竹兰笑着,“我还没说完,你就接了话,这不能怪娘。”
  昌忠鼓着小脸,娘亲是故意的,一定是故意的。
  皇宫内,庆功宴已经开始一会了,周书仁已经吃了个半饱,感觉到姚哲余看他,周书仁举了下酒杯。
  姚哲余拿起酒杯回敬了下,人比人气死人,周书仁成了户部尚书,一想到自己得的官职,默了!
  第762章 不信朕
  周书仁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,借着拿酒杯喝酒,余光瞄了一眼太子,今日皇上冷落了太子,整场庆功宴,皇上就和太子说了两句话,收回目光顺便扫了一眼庆功宴上的大臣们,不少的大臣探究的打量着皇上和太子。
  周书仁干了杯中的酒,这是外患没了,开始着手内部清理,昨个早朝皇上就冷了太子,这对最尊贵的父子开始设套了。
  邱延压低了声音,“你与姚世子相熟?”
  周书仁解释道:“我是津州知府的时候,姚世子也在津州,我们有些来往。”
  邱延放心了,不熟就好,他可不想与周书仁来往牵扯上姚世子,“日后还是少些来往的好,姚侯府乱的很,你瞧着吧,姚世子回来,姚侯府不会消停的,你初到京城,还是小心谨慎的好。”
  周书仁感觉到邱大人提姚侯府语气里的不屑,顿了下道:“好,我记下了。”
  邱延也不多说了,他是真瞧不上姚侯府,后宅的内斗竟然闹到人尽皆知,一点脸皮都不要,他听了都觉得污耳朵。
  很快皇上和太子陆续离开,没等一会,庆功宴散了场。
  周书仁与邱延一起往宫外走,两人都没喝多少酒,吹着凉风一点的醉意都没有,二人的步伐不快,周书仁听到姚哲余喊他,停下脚步。
  邱延皱着眉头,开口道:“我先行一步。”
  周书仁,“好。”
  邱延动了动嘴角最后没吭声,他已经提醒过一次,转身利索的走了。
  姚哲余走的有些急,“周大人,许久不见,近来可好?”
  周书仁,“……世子爷不都看在眼里吗?”
  还问他?他要是不好能进京吗?
  姚哲余脚步顿住,他就是客气问下,干笑着,“我多此一问了。”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