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56节 (第2/3页)
存放的首饰到底不值多少银子,的确适合打包卖给海商,可臣觉得,可以先放出增税的消息,然后再放出户部处理首饰的消息,如果谁的价格合理,可免半年的增税。” 半年的增税可不小,大的海贸商半年能省下不少的银钱,半年短途的够两趟了,长途的一趟,税收一直是不小的银子。 皇上玩味的看着周书仁,“爱卿继续说。” 周书仁继续道:“几大海商一定会争夺的,他们心里知道什么价格最合适,而且由此事引头,大的海商参与了,增税也就顺理成章了。” 这合适的价格,几大海贸商背后都有人撑着,不缺银子,还能借着机会讨好皇上,一定有人乐意多出银子的,这个就不用和皇上说明了,皇上一定知道。 皇上,“爱卿果然适合户部,萧清啊,朕给了你一个好帮手。” 萧清笑着,“臣谢过皇上。” 心里想着,周书仁这心里的弯弯绕绕够深的,一举多得啊,不错,不错。 太子眼睛没理开过周书仁,他觉得,等他登基的时候,要想不像父皇一样苦,一定要有个特别会捞银子的户部尚书。 周书仁默了,太子爷,您别再盯着臣看了,臣后背有点凉,他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有将自己给坑了? 仔细回想着,一举多得没问题啊! 礼州城,昌义到了杨家,昌义进院子,“大舅,家里也没多少变化啊!” 上次来多少下人,这次依旧多少。 杨竹木,“你大舅哥就是个品级不高的武将,我们可比不上你们周家,瞧瞧你的排场,这还轻装出行,小厮就七八个了,比不了。” 爹在的时候是攒了一些银钱,可爹去世后分了家,家底分给二弟一半,这一年的收入就没以前高了,一年的花销,孙子孙女长大也需要银钱,光请先生一年就不少银子,加上一大家子的开销,一年也就能攒些银子而已。 这些银子还不能动,孙女的嫁妆,孙子的聘礼,哪里都需要银子,对,还有人情往来,杨家能保持现状不错了。 昌义干笑一声,杨家的确比不上周家,自家有个牛的不得了的爹啊,对,还有个一直在添家底的娘。 杨武春笑着走进来,“昌义表弟到了。” 昌义,“大表哥,您不是有事吗?” “表弟来了,事情处理,我就赶回来了,表弟一路可顺利?” 第748章 志向需要银子实现的 昌义起身,“大表哥,弟弟一路很顺利,大表哥赶回来辛苦了。” 杨武春坐下灌了一杯水,这一路骑马回来,嘴有些干,“表弟来了,哥哥一定要回了,今日要不是有事,哥哥一定会亲自迎接的,表弟别站着,咱们亲兄弟,你可不许见外。” 昌义笑着坐下了,“我爹一直说让我们兄弟几个向表哥学习,瞧瞧表哥的气势,弟弟我是撵不上了。” 杨武春哈哈笑着,“姑父一定说笑了,我应该向弟弟们学习才是,我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,昌廉几个可不同,昌廉在翰林院,姑父又进了京,日后弟弟们才是前途不可限量。” 他这个大表哥,日后可需要几个表弟帮忙呢,否则,他真不会特别急的骑马回来,表弟已经不仅仅是表弟了,还是杨家的贵客。 杨竹木站起身,“你们兄弟两个聊,我去后院看看。” 昌义的礼物不急着送,小厮们都在整理,等整理好他再送,“舅,我带了好酒过来,一会多喝两杯。” 杨竹木挺喜欢酒的,“好。” 杨武春等爹走了,才道:“姑姑和姑父一切可都好?” “爹好的不得了,他不给人挖坑不错了,娘日子过得也顺心,儿媳妇孝顺,孙子孙女不少,娘每天都挺高兴的,大表哥呢,家里一切可好?” 杨武春,“我们的变化不多,这两年唯一的变化,添了孩子。” 真是比不了啊,他做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