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_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39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农门婆婆的诰命之路 第339节 (第2/3页)

睡吧。”
  “好。”
  次日,竹兰亲自去了王大人家,薛氏惊讶的迎着竹兰进来。
  竹兰看着冰盆,“这一大早就用上冰了?”
  薛氏示意婆子将冰盆拿的远一些,“我是个不耐热的人,今年的天气又热,早上起来就不舒服,所以拿了些冰过来。”
  “的确,今年的温度高,算着日子,好些日子没下过雨了,昨个去寺庙,还看到不少的百姓添香油钱拜佛希望早些下雨。”
  薛氏皱着眉头,“说来,好些年风调雨顺的,算着有些年头没旱灾了。”
  竹兰皱着眉头,“可千万别旱灾,这百姓的日子刚好过一些。”
  “说的可不是,这几年百姓日子好过了,刚能吃得饱一些,真大旱了,多年的辛苦一遭毁了,旱灾恐怖的很,不过,京城这边许多年没出过旱灾,应该不会有事的。”
  竹兰消了消汗,“我今日的来意也就直说了,你也知道吴咛有两个哥哥在津州,我今个是为了吴咏来的,吴家的兄妹没长辈,我就接手了,只是我认识的真没合适的姑娘家。”
  剩下的话,竹兰不用说,薛氏也明白。
  薛氏挑眉,“我怎么记得吴咏好像定亲了?”
  竹兰道:“女方已经退亲了,这事一直没宣扬出去。”
  薛氏皱着眉道:“那我就多问一句,可是吴家退的亲?”
  竹兰笑着,“我知道你心里的担心,放心好了,吴家的品行不错,这亲事不是吴家退的,女方退的。”
  第720章 痴情的男人
  薛氏眉头舒展了,心里琢磨了一会,明了杨氏的来意了,“这样啊,说来还真巧,我家相公堂弟有个年龄适合的姑娘,姑娘今年十六了,读了些书,模样品行都不错。”
  竹兰问,“今年十六怎么没定亲?”
  这个年龄的姑娘,没出嫁的有,可很少有没定亲的了。
  薛氏解释着,“我家相公这个堂弟,去世的早,家里留下了孤儿寡母,这个堂弟妹又是个性子软的担不起家。堂弟四个孩子,两个姑娘,两个儿子,两个大的姑娘当家,大闺女十七岁才嫁人,我说的这个也要等十七岁,所以一直没定亲。”
  竹兰明了了,两个姑娘是放心不下家里,“今年十六了,明年就十七了,两个弟弟今年都多大了?”
  “大一些的今年十四了,小一些的今年十二,这两个丫头不容易,一直等着两个弟弟长大。”
  竹兰听薛氏这么了解这家的情况,可见平时没少帮助,她还是满意的,吴咏的性子适合能张罗的妻子,而且薛氏能说出不错,姑娘一定不错的,不过,人还是要见见的。
  “姑娘不在津州,人来一趟津州城不容易吧?”
  薛氏一听这是有戏,笑着道:“两个小的都在城内书院读书,每个月,她都会来看看,这也是巧了,再过两日又是一个月了。”
  竹兰分析着听到的信息,两个小子一起读书,还是在州城,这家的底子也不小,笑着,“的确巧了,等两日后,我再过来。”
  薛氏明白,这事还没谱,她不好带人去周府,“好。”
  京城,皇宫,皇上示意除了太子留下都出去,等人都出去了,皇上开口道:“你是为容川的事而来?”
  宁绪,“是。”
  皇上有些感慨的道,“仔细算来,你诈死快二十多年了,未建朝前,你先是潜入京城暗里活动,建朝后,为了稳住朝政,你继续在京城潜藏,直到朝政稳了,朕又派你去了境外。”
  这么多年,他一直记得宁绪帮了他什么,宁绪经历过多少凶险,所以对于宁绪藏银钱的事默许了,也对宁绪没有子嗣愧疚。
  宁绪从未忘记过潜藏的日子,当初皇上最信任的是宁家,宁家三兄弟,他脑子活胆子大,他又接替了大哥守在皇上身边,有了大哥的教训,他轻易不会露脸,时间久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