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科举之长孙举家路 第131节 (第1/2页)
相比较,身为同知的周修齐显得无所事事了许多。 晃了半天,?他才想起,新知府都来了一天了,除了被杀的官差,?这些从属官员竟然一个都没出现。 找了柳二牛一问,才无语至极的找到李均竹把府衙这种荒唐的情况说了下。 知府下属共设有同知四名,通判两名,?推官一名,?经历一人,?知事一名,还不包括底下不入流的这些官吏们。 李均竹到了府衙已经快一日了,这些人都还没出现。 一问才知,?原来姚万的府衙竟然是一个月开一次,这些官员只需一月一次到官衙点卯就行。 “你说这些人胆子是不是包天了。” 周修齐无语的翻着白眼,现在他反而觉得都城里的那些官员是最尽责的。 至少皇城脚下,这些官员都紧着皮子,哪像这些天高皇帝远的,朝廷每隔三日还开朝会呢。 “那就等这些人自己来衙门报道吧。” 李均竹手里执笔,不停的写着,对这些事毫不在意。 就这样一个腐烂的知府衙门,就算来了,也做不了事,现在没在跟前还好,省得他浪费口舌。 “你在写折子?” 凑上前一瞧,发现李均竹是在奏章上写着字。 “等圣旨下来一并处理吧,省得我浪费口舌。” 用驿站专门的通道,快马加鞭的送到皇上的龙案,只需要三天的功夫,一来一去就六天,就让这些人再逍遥六天。 “你说,你搞这么大动静。怎么没人听到风声?” 今早李均竹搞的阵仗,一下午就在边城里传开了,不仅中人所忙翻了天,好些动作快的,早就租下了心仪的铺子,开始打扫了。 “或许他们是习惯了,姚万时不时就在城里搞些什么吧。” 无意间从柳二牛那听来了些姚万的事,这人时不时就喜欢搞些杀鸡给猴看的把戏。 甚至还有次,有人没在他规定开衙的时间击鼓鸣冤,被当众打了乱棍。 “这老匹夫这知府当的比皇子都舒服了。”无聊的点着书案,周修齐暗暗叹气。 他爹说这他们此去定是凶险万分,说不定命都在这了,可李均竹才到,就把知府和奸细都抓住了。 他现在不知道,这些所谓的危险是从何而来。 “接下来,有你忙的了。” 看周修齐百无聊赖的表情,李均竹微微一笑,从桌上抽了张纸给他。 “哦,嗯...嗯?你招这么多人干什么?” 手里的赫然是李均竹要招人的打算,和清算漠国百姓的章程。 “你打算让磨砺院的人去升堂?” 现在这么大一个衙门就剩下几个衙役,要升堂要办事差的缺口太大了。 本来一个正常的知府衙门衙役应该在四十人到六十人之间。 再加上巡城的,守城的,再怎么也得百把人。 所以当时李均竹才问柳二牛知府还有多少人,哪想这府衙就这么二十来人。 “那还是算了,不能想不能想。” 周修齐把纸随意塞进怀里,捡起一边的官帽,终于有点兴致的模样出了门。 而李均竹写完奏折之后,就开始写信给王卓然。 南北连夜审讯姚万,最后他交代负责他们与漠国联络的是王家军里的一个伙头军。 他也没见过此人的长相,只是书信来往。 至于这人是听命于谁,他也不知道,成王从不让他们见面。 府衙换主的事现在应该已经传开了,正是抓这人的好时机,至于该怎么处理,李均竹相信,王卓然定比他更有成算。 毕竟军队才是她的主场。 “少主,府衙前来了个自称是刘同知的人。” 门外,南北的声音响起,打断了李均竹的思考。 “知道了,我去瞧瞧。” 信也写的差不多了,吹干了墨迹,李均竹打开门把信递给了南北:“亲手交到夫人手上。” “遵命。” 南北拱手,朝暗处看了看,见琴声已经快步走上前,才轻轻一跃,直接上了院墙,几个跳跃消失不见了。 “走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