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54节 (第3/3页)
,倒也不必如此。 56. 第五十六章 看来以后厉医生要在我们科…… 接到舒檀的请会诊电话时, 厉宁述刚迎进来一个新的病人,一个只有六岁的小男孩。 陪着他进来的是一个衣着朴素、满面愁容的青年女人,不知道为什么, 厉宁述觉得她的问题好像比小患者的还要明显。 “小元是吧?”他不动声色地看一眼病历本,然后笑着打声招呼,问道, “哪里不舒服啊?” 孩子看起来很内向,听到他问,便扭头去看妈妈。 厉宁述询问的目光又看向青年女人, 听她说道:“医生,我带他过来, 是因为、他平时总是叹气,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 他才几岁啊, 有什么可叹气的?” 厉宁述一愣, 问小朋友:“你为什么想叹气啊?” “我、我觉得......”小朋友想了想,说道, “我觉这里闷闷的,叹叹气才舒服一点。” 他伸手拍了两下自己胸口。 总是叹气,这在中医上叫善太息, 一般有经验的医生看到这里,就该知道这孩子可能是肝郁气滞了,气郁久而化火, 进而导致多种变症。 但厉宁述觉得奇怪的就是,才六岁的小孩子,本来应该天真活泼,就跟他妈妈说的那样, 有什么值得叹气的? 想来还是因为家庭影响的缘故,于是他一边解释原因一边想法子打听孩子的家庭关系,“他是有一团气堵在心口那里,就像一间屋子,门窗关得紧紧的,那口气想出来,就只能叹气。” “一般来说,孩子的很多病都是家庭关系不好的反应,比如爸妈总是吵架的家庭,小孩就容易自闭气闷,时间久了,性格会发生改变,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......” 他一面说一面主意观察孩子妈妈的表情,“给他吃药只是治标,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行,多带他出去走走,跑跑步,运动运动。” 话说到这里,一直没怎么说话孩子妈叹了口气,眉头一皱,说道:“我们大人都开心不起来,哪有心情带他出去玩?” 厉宁述目光微微一闪,笑着温声道:“所以说母病及子,你看你们大人都整日不开心,家庭氛围沉闷压抑,小孩子是最敏感的,很容易受到影响,能不郁闷得想叹气吗?” 说句不好听的,说不得小孩子还整天被父母的情绪波及,是他们的出气筒,年纪小小就已经是个受气包了! 说着话音一转,问孩子妈妈道:“我看你脸色也不太好,是不是哪里不舒服?” 孩子妈妈愣了愣,然后又叹口气,“是啊,医生你怎么知道的?我老是觉得 喉咙这里啊,有个东西吞又吞不下去,吐又吐不出来,去检查,医生说是什么咽喉息肉,建议做手术,我一直没去。” “你这是梅核气,看来跟小孩的问题是一个根上来的。”厉宁述淡声道,“都是肝郁气滞,跟家庭环境影响有关,月经怎么样?正常不正常?” 孩子妈妈眉头皱着,满脸愁容,闻言摇摇头,终于说出了她家里的问题。 一个家里头,最好不要有人有些什么不良嗜好,不然关系好不了,很不幸,这一家的爸爸就很有问题,不仅隔三岔五去赌钱,十赌九输,还喜欢酗酒,喝醉了就回家耍酒疯,也不打人,就喜欢摔东西,尤其是碗碟,他说喜欢听瓷片落地碎掉的声音。 “你说家里也不是什么家财万贯的,每个月都要换两三次碗碟,他还出去赌钱!好几次我们吵得都快要离婚了,可是为了孩子......我才忍住了。” 厉宁述看一眼垂着头的小孩,心里轻叹,看来这对母子的病就是这样来的,孩子受气憋在心里,气郁化火,母亲忍气吞声,将气压在喉咙和食管,忍着忍着就容易得大病,这就叫情志致病。 他听完以后点点头,对一旁帮忙录处方的康华道:“开一个逍遥散。” 等处方开出来,厉宁述又教她:“这个药你回去熬了,你喝一大半,给小孩喝一小半,喝一周,下周一再来复诊看看。” 孩子妈妈愣了愣,“......医生,这两个人用一样的方子,能行吗?” “怎么不行,你们的问题都是一样的。”厉宁述笑眯眯道。 等送走了人,康华才抓紧时间请教:“老师,梅核气的肝郁气滞证怎么不用柴胡疏肝散啊?” “方子不仅仅是药方,更是你辩证的方向,证型都对了,用逍遥散还是柴胡疏肝散都有效,反正作用都是能疏肝解郁、行气散结。”厉宁述给他解释,“但如果证型不一样,当妈的梅核气是因为痰气郁结引起的,治疗方向就不一样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