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064章 王铮的知音 (第3/3页)
王铮又开始发愁,他刚来上京,人生地不熟的,牙行招来的不敢用,他认识的人还少,没人给他介绍。那几个认识的,随便一个都是大官,品级勋衔最低的应该是戴忠了,可戴忠也是个五品将军,并且还是皇上的亲军副统领,这些人沾着动着,都是国家大事,谁有空帮他找大总管呐! 更何况,他这一次太出风头,功劳太大,皇上按规矩封赏他吧!是真心不情愿,不按规矩封赏他吧!又堵不住大臣们的嘴。 所以,就在雁山卫中军从草原回来之前,在雁山卫的军功册出来以前,提前给他封赏,造成既定事实,不让燕山卫府的军功册上再出现他的名字,也就避免了把他封赏的太高。 要知道,在他接手雁山卫之前,大郑几乎所有的边境卫镇,就算只胜了一小仗,杀了几十几百游骑之类的功劳,主将也会升一级半级的。 和那种杀几百敌军就升一级的功劳相比,雁山卫这一年来,林州庸州之战,毙敌三万多,这次草原战役,加起来估计会有十多万,还有差点围剿哒突可汗,追杀哒突可汗一百多里,缴获可汗黄金大帐、可汗军旗无数的功劳,还有俘虏三百多哒突贵族,最少是哒突可汗一个叔叔两个堂兄三个小妾的功劳。 现如今,阴山以北两千里内,已经看不到一个哒突人的身影。 哒突人已经被打怕了打残了,草原大部地区都遭到了严重破坏,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,牛羊死亡殆尽,粮草财货被焚烧一空,侥幸幸存下来的哒突牧民,看着湖泊河流里的清水,却渴死都不敢喝一口,喝一口就上吐下泻数天,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经历,给他们造成了极大的心里阴影。 无奈之下,哒突全族只有北迁至库伦附近的漠北,估摸着三五年内再也没有南侵的实力。 如果,朝廷现在趁势派驻兵马进驻草原,建立城池迁移百姓,不会受到任何阻挠。按王铮的意思,他秋后打算再召集兵马,再次出兵草原,打算一仗就俘虏或者击毙哒突可汗,在草原上扶植一个傀儡的自治政权,以后让哒突三族做大郑的臣民。 现在的这些功劳加起来,他王铮已经算是为大郑开疆拓土,应该封公封侯,如果秋后的战略目标也能够达成,他就又有了灭国的大功,应该封王封公了。可王铮今年才二十五岁,在房相等人眼里,他就是嘴上还没长毛的小屁孩儿一个,以后还让不让他进步了? 况且,即便把哒突灭了,北边还有更强大的蒙辽,西有西夏,西北还有个吐蕃,甚至最南边和真腊边境也是祸乱不断。这些边患,还让不让他出谋划策,或者带兵平灭了?他即便不带兵亲征,即便只是出个主意出个方略,那也是大功一件,还怎么赏,只给他钱粮吗?说的过去吗? 也是因此,王铮虽然被封为上柱国,但上面还有骠骑大将军和车骑大将军,再上面还有天策上将,也还有上升的空间。 县伯的爵位上升的空间就更大了,以后他每立下一件泼天功劳,先赏给他点封地,如果不满意就再赏点封地,还是不满意的话,那就只能升他的爵位,比如县伯升为虚封的三级县侯,二极县侯,再一级县侯。不按规矩来,挤脓似的一点一点升他的爵位,直到觉得爵位不能再升了,那就开始升他的职衔。 给他升爵位升职衔的前提是,他必须立下泼天般的功劳才会升一点。没办法,王铮这一年的所作所为,已经打乱了大郑整个军界升职升爵的标准,以后,就连其他的所有将军,想升职升爵的门槛都已经大大提高,再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。 王铮都不知道,大郑其他卫镇的将军,几乎个个都对他咬牙切齿的。他在雁山卫的行为,算是挡人升职挡人财路、挡人封妻荫子了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