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那位大佬她穿越了 第224节 (第3/3页)
谋的。 而且还是在明州! 明州是什么地方?那可是当年叛军的老巢! 齐王在明州顺利站稳脚跟,这说明什么?! 说不定当初南边的民乱都和齐王有关系! 如此乱臣贼子,不是人人得而诛之吗? 当然是人人得而诛之! 皇帝第一个下手的还是蹦跶的最厉害的齐王,在京城下了第一场秋雨之后,集结的十万大军便开往明州,打算一举平定齐王叛乱。 平静了好些年的大殷,再一次起了战火。 与此同时,皇帝还往锦东派了使臣,欲劝说燕王归顺。 不过使臣还没抵达锦东便已经遭遇了刺杀,包括使臣在内的数十人无一生还,当地的府衙赶到,从尸体中查出了蛛丝马迹,凶手直指锦东的燕王! 双方对战,不斩来使! 可燕王却反其道而行是,甚至没等使臣抵达锦东便直接下手,手段狠辣决绝地砍断了皇帝示好的诚意,简直狼子野心昭然若揭! 文臣的口诛笔伐开始从明州的齐王转至了锦东的燕王。 崔怀得知了消息之后当即便赶赴军中,见了殷承祉,“殿下,您真的派人去了?”能这么问,心里也是肯定了的。 “你有意见?”殷承祉没回答,而是反问道。 崔怀吸了口气,“殿下,君子当……” “本王从来不是君子。”殷承祉冷笑打断了他的话,“不过若是崔总督想当这个君子的话,本王也可以成全你。” “殷承祉——”崔怀脸色也不好看,连客气都丢了,只是再火气涌上来的这一刻,看着眼前这张阴沉冷漠的脸,还是压了回去,深吸了一口气后,冷静地说道:“皇帝派使臣来真正的目的为何,我们心里都清楚,拒绝与他们浪费口舌,也是应当的,只是殿下,皇帝到底是皇帝,齐王一场骂战为我们制造了舆论上的优势,哪怕我们不领这个人情,也不该将自己置于舆论下风!刺杀使臣,还一个不留,殿下,如此手段只会让天下人胆寒,更会让……” “你觉得本王会无能到杀人还留下线索?”殷承祉冷声打断了他的话。 崔怀一怔,随即明白过来了,“是皇帝设的局?”几乎是不敢置信,但深思一下也的确有这个可能,“他无法同时对付齐王和锦东,便一个来武的一个来文的!果然狠毒!果然狠毒!”骂罢,便又觉得愧疚,“殿下……” 他的道歉的话还未说完,便见亲卫急忙进来。 “殿下,宁州有急报!” 原本不应该同时对锦东和明州下手的皇帝,却拿着使臣被杀一事向锦东兴师问罪,命远在西北的聂荣带领二十万的西北大军,开赴锦东,根据宁州军的探子回报,大军不出十日便可抵达宁州边界。 十日?! 西北与锦东横跨数州,千里之遥,如今竟用十日便能抵达宁州,若非早有准备,哪怕飞天遁地都没这般快,更别说还要隐藏行踪! 哪怕二十万有些水分,但大军行军,不费点功夫哪里能轻易隐藏行踪的? 可见皇帝早就在准备了。 或许是为了与蛮族合作而镇压锦东军,又或者,从头到尾他就是想除掉锦东这个亲弟弟! “殿下,先帝的遗诏可是真的?” 崔怀直至此时此刻方才敢问出这个问题。 殷承祉冷笑:“真又如何?假又如何?崔总督难道觉得一张纸几个字便可以挡得住西北的二十万大军?” “若有先帝的遗诏……” “西北军的统帅是聂荣!”殷承祉没让他说下去,“其他将领或许还会忌惮,可聂荣是皇帝精心养出来的狗!” 崔怀吸了口气,“我去宁州。” “你是锦东总督,管好你的政务就行了。”殷承祉却没同意,“打仗的事情轮不到你上!” 永乐五年的秋天,大殷的疆域上再次掀起了腥风血雨,比起南边的明州,锦东自然是更难攻陷了,不说锦东军骁勇善战,便是宁州边界多年来经营下来的防御工事,也足够让长途跋涉的西北军头疼了。 而老天爷似乎也站在了乱臣贼子这一边,中秋过后温度急转直下,不过九月末便已经开始下雪了。 这对于行军打仗来说绝不是好事,哪怕西北的冬天同样冰冷,可却也难以抵御这股加了码的寒潮。 首战过后,便已经出现了各种问题了。 当然,锦东军也没好到哪里去,这寒潮冻了西北军,也冻了他们,好在燕王下令封锁锦东之后,各地军中都开始做好开战的准备,这才勉强应对的了这变幻的天气,算是占据上风,只是,西北的二十万大军也不是浆糊做的。 老天爷似乎真的要跟皇帝过不去似得,除了锦东这边发生了百年一见的寒潮来袭,多年前因为干旱而生民变的南边,又一次起了干旱,而这一次,又齐王以及信国公府在,民变倒是没有,可那些还没完全从当初干旱的死亡阴影中走出的百姓,纷纷依附齐王,显然比起朝廷和皇帝,齐王更能让他们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