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那位大佬她穿越了 第224节 (第1/3页)
时常长了,大家虽然还是担心,但也心也定了下来。 “王爷。”十五是院子中离冯夫人最近的人了,可也因为如此,他自从进了这个院子,亲自为冯夫人探脉之后,便再也没有机会离开这个院子了,燕王甚至明年明确说,冯夫人一日不醒,他便一日不得踏出这个院子。 当然,这也是他自愿的。 殷承祉的脸色又恢复了阴沉冷漠,再也找不到半丝在屋子里絮絮叨叨的温和眷恋,“照顾好她。” “是。”虽然是每一日的例行吩咐,可十五还是认认真真地领命。 殷承祉大步走了过去,没有回头,也不能回头,他怕一回头便又舍不得走了。 十五看着他离去的背影,原先的惊愕和愤怒早已经转为了悲凉,什么大逆不道,什么悖逆人伦,在这种悲凉面前什么也不是,再大逆不道再悖逆人伦,如今这般怕也惩罚够了,可这惩罚还一直持续,连他都看不到尽头。 已经一个月了,若说开始的几天他还抱着希望,可一个月过去了,便只剩下听天由命了,夫人如今的情况,他说不出缘由,也找不到救治的法子,甚至都已经觉得那长生不死的谣言是真的,否则,无法解释如今夫人的情况。 是真的又如何了? 夫人就算真的有那种本事,也绝不会是和皇帝所说的那般与那安氏妖后有什么关系!她为殿下,为闾州,为他们这些原本一无是处的人带来了什么,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,这也是在齐王没有开口为燕王伸冤之前,闾州的百姓也都没有被谣言所蛊惑的原因。 大家预想中的大战并没有到来。 皇帝所希望的用谣言来败坏燕王名声,用谣言来挑拨锦东乱内,用谣言来让天下贪恋之人群起而攻之的事情也并未发生。 原因除了长生不死的谣言过于荒诞之外,便是齐王开口揭露了皇帝的用心险恶。 而皇陵中的弑君谋逆真相,也大白天下。 至少,不再仅仅只是皇帝的一家之言了。 皇帝之所以将燕王召去京城,为的不是他师父拥有所谓能长生不死的神力,更不是事先得知燕王要起兵谋反,提前将人弄到京城控制起来,而是因为皇帝需要子嗣! 皇帝需要子嗣和燕王有什么关系? 虽然后宫一直没能平安剩下皇子,可皇帝自己还是能生的啊,一个女人生不下,两个女人也生不下,三个四个五个……后宫三千总不至于都没有一个能平安生下来吧? 难道后宫妃嫔屡屡小产是燕王背后做的? 不是,都不是,当然不是! 是因为那些妃嫔怀的全都是野种!根本不是皇嗣,哪里能生下来玷污皇族血统? 原来,皇帝当年在西北屡屡遭受安氏妖后逼害,曾经受过重伤,导致无法诞育子嗣!而皇帝这些年广召天下名医为齐王治病,实际上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他自己,可不管是名声多显赫的神医,都没法子救的了皇帝。 一个皇帝不能诞育子嗣,如何有资格继续坐在皇位上?所以,皇帝让人给自己戴了绿帽子,让后宫妃嫔一个个的怀孕,证明皇帝还是能生孩子的,而生不下来,完全就是被人害的,而这害人的污名,便落到了齐王母子头上了。 而齐王虽然一事病弱,但也不至于严重到活不下去的地步,之所以被传成了那样子,一是皇帝需要借此来召集天下名医,二也有齐王自己想让安皇帝的心,求一个安宁的缘故,原本日子是可以这么过下去的,可没想到皇帝久治不愈之后,便生了另一计,没有子嗣是决计不成的,让一个野种来坐皇位,皇帝也不愿意,便又将主意打到了齐王身上了。 皇帝给齐王选妃成婚,便是为了要他的儿子,还不是光明正大过继的那种,皇帝岂会让天下人知道他不能生?他要继续让后宫的女人生孩子,然后,等合适的时机,将齐王的儿子换过来,虽然也不是自己的儿子,但至少没有混淆皇室血脉,来日死了无法面对殷家先祖。 这计原本是天衣无缝的,可谁曾想到皇贵太妃在自己蒙上了谋害后宫妃嫔的污名之后,千方百计暗中查探,竟无意中发现了皇帝的秘密,甚至还得知了皇帝要利用齐王来生皇嗣的事情,让自己的亲孙子当太子,皇贵太妃当然高兴,可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?等齐王真的生了皇帝要的儿子,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了!不只是齐王,连皇贵太妃自己,甚至信国公都只有死路一条!皇帝岂会让人坐享其成,更不会为齐王一家子做嫁衣! 皇贵太妃惊怒之下,派人通知了齐王,这才有了齐王后来的拒婚,后来皇帝应该看出了端倪,便以齐王病危为名,将其扣在了宫中,后来更是一并送去皇陵,打算时候到了就让他病逝,再让皇贵太妃受不住丧子之痛一并去,了结干净。 从齐王下手,得不到想要的子嗣了,便只能从燕王身上下手了,所以这才有了后来几乎是押解般,将燕王请来了京城。 皇帝对唯